无标题文档
用户名: 密码:  
  ·中文版 ·英文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海外上市申请 海外上市动态 国企海外上市 国际财经 国内财经 政策动态 高端访谈
新闻 海外上市研究 国内上市动态 民营企业上市 中小企业 财富故事 企业之星 创业指南
会议 海外上市法规 海外上市案例 海外交易所 服务机构 风险投资 并购重组 私募融资
培训 海外上市博客 海外上市百科 上市公司人才 常见问题 图片新闻 视频播放 留 言 板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海外资本市场研究
 

中国,你还剩下什么!

  录入日期:2009年7月3日   出处:环球时报    作者:佚名     【编辑录入:本站网编】

  1、各种掠夺信息的手段

  A、我们的送货上门
 
  我们记得一个流传得非常广的故事,说日本为了分析中国在东北大庆是否发现了大油田,油田储量有多少,仔细地分析了我们《红旗》杂志上的报道,对于铁人王进喜的照片上楼梯扶手的粗细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运算,从而得到了中国油田的真实信息,这样的故事当时我们是把它当作中国的信息情报的流失的反面教材的!

  但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们就还是按照上面的故事再演绎一下,现在的故事是这样讲的:

  中国在西方的诱饵下,自己主动的把所有的数据交给了西方世界,这样还不够,人家要问你:你的数据真实吗?这时中国人就拿出了《红旗》杂志的照片,根据照片上扶手的粗细自己列出算式仔细运算后告诉对方,我们是有证据证明这些数据是真实的。现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招商引资等等就是陷入这样核心信息流失的境地。下面各节我们将仔细地分析一下具体的情况。

  B、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
  
  中国的海外上市不仅仅是中国的一般企业,中国的战略核心企业也加入了海外上市之旅,这些核心企业的海外上市,尤其是所有的垄断行业的核心企业的海外上市,将导致关系国家命脉的行业的整体信息被外国掌握。

  我们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无一例外的在海外上市,三大石油公司海外上市,使得国外掌握了中国整个石油业的信息。

  我们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四大电信企业都是海外上市公司,这几大电信企业海外上市使得国际上对于中国的整个电信业的信息也披露无疑。

  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已经在海外上市,农业银行正在积极地争取上市,很多中小银行也是海外上市银行,这些银行尤其是几大国有银行海外上市,使世界对于中国的金融信息完全掌控。

  在交通领域,中国远洋、中海发展、招商局等等也是海外上市的公司,中国的国航、东航也在上市之列,中国的航空、航运公司海外上市,境外对于中国的交通运输信息也是全部的泄漏。

  中国的门户互联网几乎全部是海外上市,他们的上市还有意的规避了中国的法律,因为中国的互联网领域限制外资持股,他们是以离岸技术公司的身份在海外上市,然后通过技术公司与国内的同名同商标的网络公司签署技术服务和商标域名使用授权,通过“奴隶”协议的方式把利润转移到海外,而境内外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的互联网信息实际上是对外透明的,海外的技术公司好像只是技术,但是他们要就其服务的网络公司进行信息挖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中国的电信、金融、石油、航空航运、网络等等最重要的行业,应当保密的,现在在上市的过程中不但要告诉他们企业的全部信息,还要自己提供证据证明所说的是真的。上节所演绎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发生了。

  我们的海外上市,不仅仅是上市公告的那些信息,也不是每年年报的信息,这里有他们能够取得非公开信息的渠道。对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全球的主要企业都让他们辅导上市,我们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结果就是全部的信息被他们掌握,中国的核心信息流失。在辅导的过程和上市的过程中,你必须给他们真实的信息他们才可以辅导你,同时他们以要当你保荐人的责任问题,一定要求你对于你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的证明,而只要海外上市了,每年的年报的审计也是境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在审计的时候所有审计师关心的财务数据你也要给他们证明,包括你的各种交易、采购、销售、生产成本等等数据,都在境外事务所的审计师的审计范围,这就是你必须给人家你的核心信息,还要给人家证据自己证明你的信息的真实,中国主要行业的大多数核心企业进行了海外的上市工作,那么这些企业给他们提供的信息就再次产生更大的利益,对方就可以汇总这些信息绘制出你整个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蓝图,国家的核心信息就流失了。

  C、中国的风投活动

  我们的境外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活动是风风火火,他们给出的天价融资让所有的中国创业者趋之若鹜,风投公司成为了他们的上帝,一切的信息都向风投公司公开。

  而风险投资不仅仅需要了解企业的情况,还要了解企业所处的市场、企业创业者的人脉,想要获得投资的企业都把这些信息尽可能的告诉VC,同时把经营的智慧和思路告诉他们。VC会接触所有行业内想要融资的企业,而中国行业内资金奇缺,都有此需求,导致信息制高点被VC占据。想要创业找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的人都是中国的精英,掌握所在行业的核心信息资源,他们的信息全部被少数垄断的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套取,中国的各行各业的核心信息就全部被风险投资公司所掌握。

  然后得到风投公司投资的创业者就如同彩票中奖了一样,只有极少数的创业者可以得到风投的青睐,同时这些幸运儿被包装成为天才,因为在资本市场上资产的价值、市场的价值、技术的价值都可以评估,而天才是不能评估的无价的东西,可以任意发挥人的想象,最具备在资本市场炒作的价值。

  而这些天才们的想法,更多的是来自于风投们从其他创业者那里套取的创业思路,然后让他们的“天才”们去执行,你是无法以保密协议约束他们的,因为你可以想到的想法他们的“天才”理所当然的能够“想到”。VC可以以大家不能想象的高估值去投资一个公司的背后,是他们了解了全行业,还可以利用全行业的智慧和思路,这些思路就是他们从全行业想要他们投资的企业向他们咨询和融资谈判时套取的。

  所以以本人从事多年的投资融资的工作经验,告诉未来的创业者:如果你自己的企业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行业门槛,找风险投资是给他们白白提供思路;如果风险投资已经投资了类似的企业,更要小心自己的融资行为会向你的竞争对手泄密!创业者应当记住你只是一个乌鸦,你嘴里的奶酪就是你的想法和你所掌握的行业信息,而风投们都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混了多少年的狐狸,他们会唱着赞歌让你开口,但是一旦你开口了,他们得到你奶酪后,就会离你而去,你是得不到融资的。很多融资的传奇只能当作故事听!而创业的起始需要的是天使投资,这样的投资是要靠天使眷顾的。

  D、中国的招商引资
  
  中国的对外的招商引资长期以来是非常艰巨的政治任务,各个地方政府也经常以招商金额作为官员政绩的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而我们的招商引资的背后,就是我们的中方企业的核心信息被外方套取。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外方套取我们的企业和市场的信息的手段是广泛的参股多个企业,似乎每一个企业所占比例都不大,但是每个企业的核心信息都被占有,同时外方还自营着与我们的合资企业有重大竞争关系的业务。我们的国家审批机构一般是形同虚设的,因为对于外方的合资要求是被当作重大的政绩的,哪里可能有否决的想法?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的法律意识里面对于外方得同业禁止也没有更多的规定,我们的《公司法》最多是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的同业禁止,即限制董事、经理、监事,却不限制委派这些人员的股东,造成了实际的对于企业经营信息的危害。

  现在外资进入我们的核心企业,我们希望的不仅仅是提供资金,有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把它当作战略合作者引入的,把它当作老师给供养起来,对于他们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得他们本来占有不多的股份,取得的公司的信息和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持股!而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限制同业投资进入董事会的,就如我们的平安投资富通,身为第一大股东也没有董事席位,如果有平安也不会遭受那样大的损失。

  而外资要套取我们的行业核心信息,甚至用不着实际的进行合资、投资,只要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企业提出投资的意向,我们就从企业到政府官员就对于这个外商马首是瞻了,要什么给什么,外商只要提出一个想法,就可以逐个地把中国整个行业中上规模的企业给洽谈一个遍,而中国的企业还特别有恶性竞争、同行揭短的传统,在中国企业的互相揭发中,把所有的行业秘密都抖给了外商,最后外商对于中国行业的了解,比我们的政府和任何业内的一家企业都要多很多。

  E、保险公司的外资渗透

  
  中国的保险业被外资渗透非常严重的地方,除了我们的几大保险公司的海外上市以外,更有三大保险公司之一的中国平安被外资控股,而海外保险公司投资境内与国内公司的合资,也成立了大量的合资保险公司,整个行业可以说是对于国际金融资本透明了。

  我们前面已经提出了海外上市等等各种方式,这些方式中是包括保险公司的,但是本节特意将保险公司的情况单列出来进行分析,其关键就是保险公司掌握了一个国家更加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经常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核心信息之一。

  保险公司为了确定其赔付的比例和保费的收取,必须进行严格准确地精算,而这些精算所依据的资料就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和人口信息,其中寿险是人口、财险是经济,所以保险公司就掌握了中国人口、社会等等几乎全部的信息,保险公司在其精算中挖掘了中国人口和经济的全部核心信息,因为保险公司的保户情况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等于是对于中国信息的统计抽样,而且这样的抽样没有水分,谁也不能作假。

  通过对于保险公司的各种数据的分析,可以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进行全面的分析,控制了保险公司的核心信息,这个国家就透明了,所以保险公司对于外国的限制在西方会更进一步,从中国平安投资富通的投资,就可以看出这样的取向,首先是不让平安进入董事会,对于一个公司的最大股东没有董事席位,你在中国能够想象吗?其后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不惜违反法律的办事方式处理富通公司,这在司法独立的西方社会是极其罕见的,不到非常情况绝对不会采取的。

  具体的做法是这三国政府采取绕过股东会的权力,安排法国巴黎银行将以57.3亿欧元收购富通保险比利时业务100%的股权;安排荷兰政府以168亿欧元收购富通银行荷兰控股公司,包括富通集团此前收购的荷兰银行业务及富通集团荷兰保险业务;此后解体为一家资产仅含国际保险业务、结构化信用资产组合部分股权及现金的保险公司具有核心信息价值的业务就被全部转移了,平安再怎样的主张,也就是赔偿损失的事情,损失是好用钱来计算的,是简单的问题,而核心信息的价值是无价的,不好计算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操作,在破产程序中平安作为最大股东将有巨大的权利,因为在破产程序中是最大股东主持股东会与债权人大会进行谈判,如果平安追加投资还债,就可以取得公司的所有权,而且在破产程序中股东的还债额是可以谈判减免和缓缴的。三国政府的违法操作,代价是巨大的,比利时政府集体辞职了,对于这些西方政客事前不可能不知道,明知故犯的背后一定是有更大的利益才可以,所以在此大家可以看到欧洲各国对于其国家的核心信息的重视。

  F、国际咨询和国际融资

  中国企业找海外战略咨询,并且造成了中国对于外国专家的迷信,似乎不论什么情况,都要进行国际咨询,但是你向他人咨询的时候,首先就要把自己的情况如实地告诉对方,你的信息就对于他们完全透明了,他们在为你服务的同时,也会利用你的信息给别人服务,你向他们咨询时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哪里来的,光自己研究就与大学里的书生没有区别了,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也是从其他企业的咨询时套取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海外的咨询商也是垄断的,还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服务。就如麦肯锡服务于达能,也服务于乐百氏和娃哈哈,但是达能要收购乐百氏和娃哈哈。而海外的这些机构给你做咨询不能挖掘你的有用的信息,他们是不做的,就如麦肯锡,不是你有钱他就为你服务的,一定要你的企业够级别才可以,因为这样的企业作咨询可以得到的不仅仅是咨询费,更多的是对于这个行业的信息,麦肯锡就是通过这样的积累成为信息霸主的。这样的烧香烧出来了鬼的事情很难公开,当事人只有苦果自咽了,这是天知地知鬼知我知的事情,你没有证据的。

  中国政府对外有很多的BOT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是集中在市政、道路、电力等等方面,而这些项目的融资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披露给外方的,我们还有大量的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这些申请过程中也是要透露大量国家信息的,现在中国的这些海外融资,却没有进行必要的保密审查。

  2、暗亏比明亏更加可怕

  我们本文开头提到了中国在本次危机中的各种各样的巨额损失,但是中国的损失就只是这些吗?那些损失全部是中国的直接损失,对于信息战的失败与货币战争的不同之处在于信息之争的损失更多的是暗中的损失,是间接的损失,这些损失是中国没有得到的利益或者帐面上不反映的损失,而这些损失是惊人的。下面我们再以金融业海外融资和海外上市的实况为例说明这样的损失在哪里:

  1. 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

  2.中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共51.75亿美元(合人民币约403亿),收购价格1.22元。

  3.兴业银行:2006年,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新政泰达和国际金融公司共出资27亿,以每股2.7元的价格购入兴业银行10亿股,上市后,股价达到24元多,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00多亿。

  4.深圳发展银行: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每股3.5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3.48亿股,目前股价已达16元多,投资增殖5倍,按照深发展20亿多股计算,新桥用12.18亿获得了700多亿。

  5.华夏银行:德意志银行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联合组成的财团将出资26亿元人民币,购入华夏银行约5.872亿股份,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4%。每股价格4.5元,现在近10元多,净赚一倍以上。目前已被德国银行控股,500亿落入对方手中。目前德国人对华夏已形成了联合控股,该银行名义上还是中国“的”银行,实际已成为外资控股银行。

  6.中国交通银行: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10港元,净赚近800多亿,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合计将近1400亿,10倍回报。

  7.中国建设银行:上市前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0.94元港币。发行价格2.35元港币,最高市价5.35元港币。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亿股计算,2家净赚1300多亿港币。

  8.浦东发展银行:花旗集团出资6700万美元收购浦发行4.62%的股份,超过1.8亿股,每股约2.96元,并且协议规定日后花旗集团有权收购19.9%的股份,目前浦发行股价超过23元,花旗净赚40多亿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权,一旦行权将赚取40亿的数倍。

  9.民生银行:2004年,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亚洲金融公司以1.1(约8亿人民币)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民生银行2.36亿股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份的4.55%,约3.72元,净赚约30亿。

  10.广东发展银行:2006年美国花旗银行以联合收购的名义,自己出资不过60亿,就控制了拥有3558亿元总资产、27家分行、502家网点,与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917家银行具有代理行关系,连续多年位列全球银行500强的广东发展银行。并且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和中国信托还各搭进去60亿,共180亿。把银行白白送人还要再搭进去180亿,已经完全超越了市场交换的范畴。

  11.渤海银行及地方银行:另外,2005年挂牌成立的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宣布,渣打银行以1.23亿美元购入即将成立的渤海银行19.9%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除了参股渤海银行之外,渣打银行参股光大银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外资银行在华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中国全部银行无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资银行参股或控制。

  12.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第一家引进外资的保险公司,汇丰集团是平安最大外资股东,汇丰是2002年投资6亿美元,50亿人民币投资平安;平安集团04年6月2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发行价11.88港元,又募集A股资金388亿。截至2006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3,587.18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381.04亿元。2007年公司市值近2000亿港币,A股5500亿人民币。

  13.新华人寿:新华人寿即将上市,现在苏黎世保险持有新华人寿22800万股,每股5.25元,持股比例为19%,已成为新华人寿的最大单一股东。但实际上,目前新华人寿的实际控制者是东方集团,由于东方实业和东方集团分别持有新华人寿5%和8.02%的股权,再加上东方集团持有新华人寿其他股东的股权,东方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新华人寿的股权肯定超过20%。(据说,苏黎世通过中国公司暗中控股已超过56%,投资34亿,一旦上市,市值至少600亿)

  这些交易绝大部分交易在2006年完成,再加上已经完成合资等待上市的几十家地方银行,未来显示出来的损失将更为惊人,上述低价转让到07年外资已经净赚超过1万亿人民币,现在经过世界的金融危机,世界的金融股下跌超过70%,中国的股市也腰斩,但是这些投资以目前的市价进行计算利润仍然在6000亿元以上,外资这样短期内大范围套取如此暴利,不是正常的投资所能够取得,其赚取的额外利益就是中国的暗亏。

  暗亏不仅仅是损失的金融巨大损失不易察觉,更主要的是这些暗亏是各种腐败的温床,对于中国的监管机制,公开的亏损是很容易被监督的,各类的内鬼也不敢公开的进行,而这样不在账面上反映的损失,才是内鬼们可以操作的地方。

  3、 西方对华信息战已经全面开动

  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西方早就采取了各种手段限制中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且把他提到国家安全的高度,美国的FBI早已经全面的介入了经济领域的信息之争。

  根据《环球时报》报道,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经济领域,美英情报部门一直都没有放弃“中国间谍论”的立场。美国专业新闻网站“审核者”(Examiner)2月28日转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提交给全美警长联合会的一份战略报告说,美英情报部门都认为,中国海外商业机构的间谍活动目前是他们提防的重点。

  报道称,英国军情五处的反间谍部门目前对中国商业间谍在英国境内的行动“非常忧虑”,但英国情报部门的专家也不确定“具体形势已经蔓延到何种程度”。军情五处称,大约有15个外国情报部门正在英国活动,其中俄罗斯与中国嫌疑最大。

  FBI的报告称,美国与英国抱有同样的忧虑。尽管FBI怀疑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多个国家的间谍都在美国“各取所需”,但他们最担心的还是在美国境内的2600多家中资公司。美国情报部门也称,目前的形势对于美国来说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时刻”,因为美国面对的不仅有传统的军方间谍,还有以非政府组织为掩护的新型间谍。美方认为,这些间谍搜罗的情报不再仅限于国防信息,而是延伸到国家能源、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


  FBI计划利用手中权力,要求对国家戒严法以及情报侦测规章给予适时调整,并获取中央情报部门的支持。FBI称,将利用周边联合力量,对在美国的外资企业和其资产运作进行调查,限制被怀疑人的行动。对于涉及美国国家资产、科技信息或是工业计划等内容的案件,FBI有权进行主导性调查。

  我们要注意到的是,西方的情报机构所保护的他们的企业利益,这些企业基本上是私人的,而中国即使是国有企业,如果不是有特别地位的国企,也无法指望有中国的情报部门进行保护。


  在美国的严查下,中国的留学等等人员回国就动不动的被怀疑成为美国的间谍,而且现在这里美国从来不按照他们的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的司法标准进行处理,而是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来***中国的归国人员,著名的“李文和”案就这样发生了。

  2006年12月18日,华人再次因“商业间谍”的罪名坐在美国法庭的被告席上。这位名叫孟晓东(音)的42岁加拿大籍华人被指控犯有36项罪行,其中包括“密谋罪、商业间谍罪、违反武器出口法罪、偷窃商业机密罪及跨国和跨州转移盗窃财物罪”等多项重要罪名。不过美国政府的起诉书并未指控孟晓东存在出售上述商业机密的事实。不管结果如何,此案是1996年美国《商业间谍法》通过以来,第三次司法当局对涉嫌牵涉到外国政府的“商业间谍”活动的人士正式提起诉讼,反映出美方密切关注硅谷在内的从事高科技行业的华人行踪。
  

  美国对于中国的行为,我们更应当进行反思,同时我们在外交对等原则上,对于西方这样的对华政策,我们也应当有相应的政策进行对应,中国的情报机构是不能袖手旁观的,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民营经济的掠夺,更加需要政府情报部门的力量加以保护。

  4、控制中国核心信息是遏制中国发展的根本

  中国的快速崛起让世界震惊,但是在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背后,改变了世界的资源分配方式,给西方世界造成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遏制中国的发展也是西方世界的一个主题,西方的极右翼势力的反华叫嚣很强烈,虽然西方的很多国家表现出对于中国的友好,但是出于该国的利益这样的友好也是政治家的策略而已,中国对于自己的崛起所面临的挑战应当由充分的认识。

  遏制中国的根本是在于破坏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也就是让中国永远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不能进入产业高端。就如我们前面说提到的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推品牌,三流企业搞技术,末流企业在生产,我们要进入标准和品牌的领域,最根本的就是要拥有这个产业的核心信息,掌握这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否则你永远是一个打工者的角色,等你发展了,想要提高工资了,老板就会再找一个比你更加便宜的工人来顶替你,中国目前所遭遇的东南亚的制造业的成本竞争的背景就是这样的,我们所需要的是仿效日本从当年的加工者向高端发展,想一下当年日本是如何重视一个国家的信息战略的,就可以看到世界的端倪。

  在当今世界发展成为全球一体化的年代,金融制高点和货币战争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流的年代,关乎国家命运的信息情报就更加重要,西方势力利用货币金融手段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在这样看似如鲁迅所说的费厄泼赖的国际金融市场,实际上进行的是完全不对等的战争,这个不对等就是体现在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霸权之上,让你的错误判断自己把自己的资源和财富在规则下流失给西方世界,无论西方的主流公开的是什么论调,他们危机前把世界的资源和大宗商品炒作到天价,背后就是在算计中国,因为中国是新兴的经济体,增加的资源需求在中国,西方世界早就有长期协议和参股等等使得资源的价格变化影响不大。而在危机后把资源价格打入地狱,背后算计的是俄罗斯,因为加入国际市场的新增供给多半出自俄罗斯,利用资源的高价让俄罗斯担保借入巨额外债,资源的价格暴跌的背后是逼债和低价购买俄罗斯的资源产权,而暴跌对于有长期协议的西方社会,还是影响不大!所以不要说中国的套期保值要是不进行就好了,你不进行套期保值那么他的价格就不会下来,价格的持续暴涨你一样亏损,就是等你什么时候套期了,他什么时候套死你,核心信息在人家手里,他们是看着你手里的牌出牌的人,你是无法与之抗争的,信息不如人才是根本。

  而西方遏制中国的发展,就是遏制中国在世界最高端的信息实力,我们的金融实力已经是具备的,我们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趋势中,谁也不能再说中国没有钱,但是你信息不灵,有钱就是输钱的份,国家又如何发展?所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就是在核心信息上制约中国,让中国的信息不灵,不断的决策失误,不断的亏损,我们若今后还是处于信息弱势,如何谈崛起?

   没有办法的事情!哈哈,像侯宁那样的人都可以成为经济专家!南海已经被弹丸小国侵占的所剩无几!而中国政府把国库的银子随便的撒,就是不肯建造一只航母!神七上天只是贪图虚名!如果拿制造神七的钱制造航母,吓死那些弹丸小国!


上一篇:金融助推中小企业破解融资困局系列策划
下一篇:中国餐饮业投资年度报告:IPO为何这样少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无标题文档
相关搜索
Google
搜索海外上市 搜索本站文章
关于我们--主要业务--广告服务--联系方式

环球财富  中国海外上市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现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南里
Add: Dashanzi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E-mail: 京ICP备16019000号